本文转自:邢台日报
李晓萌 赵秀瑞/文 张 莉/图
一把剪刀,几张红纸,剪出人间百态、民风民俗。流金岁月埋藏在勾连线条中,继承传播融汇在翻转折叠里。
有一种人,一辈子热爱一件事,扬匠人不懈精神,促传统文化灿烂。即便面容沧桑,笑容一如当年。
赵会庆便是如此。
推开门,四幅民俗特色浓郁、造型夸张大胆的剪纸作品映入眼帘,其形惟妙惟肖、巧夺天工。应我们要求,赵会庆拿出一幅画稿,剪刀在他双手和纸间轻盈地穿梭流转,最后轻轻一挑,碎纸屑尽数抖落,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
“你看,这很简单!”
“手上动着,心里想着。”“一直剪就能一直进步。”
……
我们被带入他的剪纸世界。
喜爱上了,便是一辈子
剪纸这种艺术,源于汉,兴于唐,发端于民间,蕴藏着古老文化的内涵。郭沫若先生曾写诗赞曰:“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民间永不朽。”
随着时代发展,昔日那种在广大农村铺天盖地的剪纸景象,已渐渐成为历史记忆,但是一个新生代群体已经孕育出来,成为当代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和发展的中坚力量。赵会庆无疑是其中一位极具代表性的传承人,他对剪纸有着高度的艺术悟性,最终形成独树一帜的剪纸风格。
“我们村里会剪纸的老大爷老大娘特别多,我爷爷也会剪纸。小时候一放学就跑到爷爷屋里,缠着他给我剪个小动物。”被问起如何与剪纸结缘,赵会庆陷入了回忆。
年,赵会庆出生在信都区浆水镇安上村,自幼喜欢剪纸,8岁便跟着爷爷学剪纸。
赵会庆的爷爷、奶奶都是村里的“心灵人”,剪纸、裁衣、纳鞋样样精通,潜移默化地给了赵会庆许多“灵气”。爷爷留下的剪纸画谱、老熏样都成为他学习民间文化的初级教材。正是在生活中通过对本土民间文化的反复感悟和深刻体验,使他积淀了深厚淳朴的民俗剪纸文化素养。
浆水中学毕业后,他凭借剪纸技艺考入了乡镇文化站。
在乡文化站工作的七八年间,他走遍村村落落,与很多剪纸能手交流学习,融合各家所长,精进技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欣赏了不同地区的众多剪纸作品后,他逐渐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折叠剪纸样式,在设计剪纸图案时,开始融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为了使自己设计的剪纸样式更加新颖,他到全国各地去采风,实地观察那些风格各异的亭台楼阁和品类繁多的花鸟鱼虫。“不求形像,但求神似。有些东西抽象化地表达出来效果反而更好。”就这样,赵会庆在追求剪纸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剪的纹样,造型端庄严谨不失生动,镂空布局饱满细密、繁而有序。剪纸纹样以阳刻为主,线条精致流畅,间以少量阴刻手法,增添了剪纸细腻风格中的对比性和厚重感,增加了造型的力度。
赵会庆说:“剪纸是有技巧的,必须时刻保持剪刀与纸面呈60度角,不然会使宣纸受力不均,剪纸图案容易变形,这是个熟能生巧的手艺,初学者很难一步到位。”为此他苦练技艺,除了日常吃饭、睡觉、工作之外,他把大部分时间全放在剪纸上,手上磨出了茧子,又被磨平下去,这些印记见证了他逐步成熟的技艺。
“喜爱上剪纸了,便是一辈子。”赵会庆说后来他因为工作调动,到信都区文化馆工作至今。“岁数大了,眼不行了。比以前剪得少多了。”现在更多的是设计剪纸的纹样图案。
精巧绝伦,充满想象力
“那时候精力旺盛,成天琢磨着投稿、参加比赛,到处跟人家切磋去。”至年这二十年间,是赵会庆剪纸创作的鼎盛时期。《八十七神仙卷》《四条屏》《自然和谐系列》等优秀的剪纸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赵会庆为我们展示了他不同时期的剪纸作品,如数家珍。其中有中国传统的吉祥元素福娃、十二生肖,也有宏伟的山水,精致的亭台楼阁,树木鲜花点缀其中,相映成趣。
“总剪小幅(作品)了,也想剪个大的,突破一下。”年,赵会庆下定决心要在创作内容和篇幅上都有所突破。他选择了唐代画家吴道子的绢本白描长卷——《八十七神仙卷》。
这幅作品长6.6米,宽1米。“八十七个神仙,哪个跟哪个都不一样,要先在纸上画出来。设计图案,比剪难,仅前期设计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赵会庆说那时候真是一心扑在这上面,啥也顾不上,剪子和刻刀拿起来就放不下了。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工作,不分昼夜地剪刻8个月之后,赵会庆完美完成了这幅剪纸巨制。形象端庄的帝君、威风凛凛的神将、轻盈秀丽的仙女以及他们所处的廊桥,桥下盛开的莲花、舒卷飘逸的祥云,原画中的种种景象都完美呈现在这幅剪纸作品中。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原会长乔晓光为这幅作品题字,为原本就精巧绝伦的作品锦上添花。赵会庆却从此戴上了眼镜。
谈到自己满意的作品,赵会庆在电脑上找出了《四条屏》和《自然和谐系列》。
“这幅剪纸作品太漂亮了!你出个价吧,我要把它买下来。”赵会庆与我们讲起年参加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的趣事。剪纸、年画、皮影、木偶……当时博览会上参展的各种中国传统手工艺作品琳琅满目。赵会庆参展的作品中有一组《四条屏》,他用剪纸的形式展现了一年四季,春燕、喜鹊、青蛙、蝴蝶配以牡丹、梅花、荷花等,线条流畅,风格写实而细腻。当时有一位参观展览的外国友人对这幅极具东方美学特色的剪纸作品极为欣赏,并愿意出高价买下来用以收藏。“那时候不懂那么多,我也很吃惊一个外国人居然对剪纸这么感兴趣,但我很高兴剪纸能被不同国家的人认可和喜欢。”也是这件事让赵会庆更加强烈地意识到,剪纸作为中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走出国门,被更多人欣赏。
剪纸作品《自然和谐系列》一共有7幅,风格抽象夸张,创意十足,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苗族的“龙生万物”。世上的一切都是由龙化成的,人有人龙,猴有猴龙,鱼有鱼龙……这个系列的每幅剪纸作品都有龙、有物、有人,赵会庆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阴阳结合的剪纸语言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体现出了人与龙与万物的和谐共处。
“这画不是画好了就可以直接刻,还需要反复修改,有时候放一段时间再来看,一眼就能看出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赵会庆指着墙上《自然和谐系列》中的一幅,详细给我们指出画里哪些线条生硬,哪些细节没有处理好。我们看到这幅作品是一个面部与猴神似的人骑在龙身上,龙头长羊角,龙身有鸟羽,主体周围布满了各色花鸟鱼虫,整张作品有圆有方,众多充满想象力的元素,经过精心地排列组合,看起来浑然天成。
《自然和谐系列》创作于年,获得一系列大奖:首届中华民风民俗书画工艺品大展优秀奖、迎年奥运会三等奖、迎上海世博会银奖等。
“纸能反映人心。”赵会庆反复提了数次。跃然纸上的世界是平静而又波澜壮阔的,我们相信,他的内心世界也是一样。
用心传承,非遗在人间
“大家看,把纸这样对折……”育红小学的孩子们正在上一堂特殊的美术课。赵会庆笑容满面地站在讲台上,手上举着一张纸为台下的学生耐心演示。他告诉孩子们,剪纸的刀工技法在于两个字——
“断”与“连”,这就要求每一次下剪必须“稳、准、狠”,线条勾勒要一气呵成,有丝毫偏差整张作品便毁于一旦。孩子们在台下认真地听他讲解,求知若渴的大眼睛紧紧盯着赵会庆手里的纸,等待他揭秘一张平平无奇的纸是怎么变出精致可爱的图案。
“非遗手艺进课堂,看着孩子们都很喜欢剪纸,我心里很高兴!”赵会庆笑着说。
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越来越重视。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启动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为非遗传承提供高校支持。年,赵会庆参加了天津美院的非遗传承人第三期剪纸艺术研修培训班,班上的同学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剪纸艺术传承人。负责授课的都是全国有名的艺术大师、美术大家。“教授讲艺术理论讲得真好,每个地的特色让他们都分析透了。”在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过程中,学员们交流借鉴、互补长短,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融合发展,赵会庆在那次培训中系统学习并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收获颇多。
作为邢台市非遗传承人,赵会庆积极推动剪纸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除了经常应邀到各学校授课外,年暑假,他在信都区文化馆组织举办了青少年书法剪纸培训班,“跟孩子们在一块儿,我也感觉自己年轻了。”他手把手指导孩子们,一张纸,对折、对折、再对折,拿起剪刀沿边缘剪出锯齿形,再缓缓展开,一个个精巧的“雪花”就出现了。“孩子们不要完全照着我的剪,纸的叠法是死的,但剪法可以千变万化,剪纸应该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希望孩子们能体会到,一张纸在手里变出各种花样的神奇与快乐,享受用剪纸来表达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赵会庆也收了几十个徒弟,这些人有在校大学生、上班族,也有种地的农民、家庭主妇,他们都是剪纸的忠实爱好者。赵会庆将自己的所学所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年轻的一代,也希望他们一直对剪纸葆有热情与喜爱,传统剪纸手艺能够在他们的手中延续、传承。
“当初拿起剪刀只是自己的爱好,但现在剪纸已经融入我的血脉,放不下、丢不掉了,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赵会庆表示,他将创作更多展示新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记录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文化恒久远,非遗在人间。如果说传承技法是赵会庆对剪纸的坚守,那么创新就是他对剪纸未来的期待。一桌,一椅,一个人,一叠纸,一把剪刀,生活情趣与喜怒哀乐皆寄于此,这就是赵会庆的剪纸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