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会发掘很多的遗迹现象,而且文物的类别极其丰富,不仅有陶器、瓷器、纺织品,还有青铜器、铁器,然而,大部分文物都是破碎的,需要“文物医生”付出很多努力。首先要对它们进行绘图、拍照记录。找到范围后,就需要采用发泡剂和薄荷醇等材料提取。最后,将文物送至文物科技保护实验室检测修复。文物是如何出土的?又应该怎么修复?文物都有哪些预防性的保护措施?出品:格致论道讲坛以下内容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部主任吕良波演讲实录:大家好,我叫吕良波,我来自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我主要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也有很多人叫我们“文物医生”。我们这个行业以前非常冷门,能被大家熟知,是来源于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一个纪录片。传统文物修复都是师承制,就是师傅带徒弟。像北京这样的一个文化中心,才会有像“我是古铜张派第几代传人”的这样一个传承,而我是没有具体哪一位师傅带的。我在西北大学学的是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我们学校是年才创立的这个专业,也是全国第一个设立这个专业的高校。在全国文博单位,大部分从事文物修复的都是我们师兄弟。文物是什么修复的?作为“文物医生”,我们在考古中间扮演什么角色呢?考古出土的时候,很多文物都是破碎的,有很严重的病害。从考古出土到最终博物馆展出,这中间需要我们“文物医生”付出很多努力,做很多的工作。考古会发掘很多的遗迹现象,比如左上角的墓葬,右上角道路,还有一些水井,左下角的窑址。出土的文物类别也非常丰富,比如左边第一个是陶器,第二个是瓷器,第三个是青铜器、铁器,然后是漆木器。当然还会有一些其他类别,比如纺织品、玉器、石器等。我所就读的西北大学在陕西西安,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有一句话“看中国历史,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陕西是中国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是我们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所以它出土的青铜器种类多、体型大,样子也非常精美。图上右边的这个铜器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铜鼎。广州也出土了不少青铜器,但腐蚀都比较严重。我是年来广州工作,当时因为出土不少青铜器,腐蚀也比较严重,又因为我是第一个科班出身,单位领导希望我开展一些青铜器方面的保护修复和研究工作。广州这边出土先秦时期青铜器,体型比较小。如左边第一个是刮刀,第二个是戈,然后是铜钺、铜斧这些小件的工具和兵器。最右边的这张是相对比较大点的青铜器:甬钟和鼎,但是这类出土比较少,只是零星出土。广州出土最多的青铜器是我们南越王墓,广州出土汉代青铜器主要器型有,像左上角的铜鼎,左下角的一件铜洗,中间是铜壶和铜钫,然后还有一些环首刀、提梁壶和铜镜等。春秋战国之后,随着铁器和漆器的出现及普及,青铜工具和兵器逐渐减少。汉代以后,青铜器器体都比较薄,表面纹饰跟春秋战国相比也简单很多,也没有了商周时期那种等级非常森严的礼制,青铜器日趋生活化。为什么岭南地区出土的青铜器跟北方出土的有这么大的差别?最近热播的古装剧《大秦赋》就可以帮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秦统一六国之后,派了50万大军来统一岭南。当时的岭南是怎样一种状况呢?《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有这么一句“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大概意思是说从我国浙江绍兴到现在的越南河内这七八千里,有很多部落跟民族在这里生活杂处。虽然岭南地区跟周边交流也很多,但相比中原跟北方,文化还是比较落后。岭南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不仅大小、器量、意义不同,而且他们出土时保存的状况也不太一样。北方很多地区,比如西北地区黄土高坡,还有东北一些黑土地,他们出土时文物保存状况比较好,在博物馆里保存的也比较好。照片左下角是一些铜器,上面长了很多锈蚀;右边的两张照片,它出土后就可以直接抱起来,提取到室内。广州这边出土的青铜器,肉眼一看,给人感觉不像铜器,可能是石器或者玉器,因为已经完全没有铜器的质感,矿化非常严重,强度也非常低,稍微用力一碰就会损坏。我来到广州以后,首先考虑要从考古发掘现场就得介入。因为考古发掘有一个非常严格的操作规程,要把文物全部清理出来,要对它们进行绘图、拍照记录。但在清理过程中,文物周边的土壤可能比青铜器的强度还要高,如果现场清理的太干净,很可能青铜器就被清坏掉了。所以我们来到考古发掘现场的时候,就要求他们现场清理的不能太干净,把它的范围找到就可以了,接下来就是怎么提取问题了。提取的办法有很多,比如说可以采用发泡剂和薄荷醇这样的材料。发泡剂如果家里有装修,安装门的时候,门跟墙之间有缝隙的话,很多都是采用这种发泡剂。薄荷醇这个材料,前几年还拿了国家科学进步奖,常温下它是固体,加热后就变成液体。加热变成液体后,就可以涂在文物的表面,凉了之后文物表面就硬化了,就方便提取了。我们根据文物出土情况,一般采用比较多的就是石膏打包,左边两张是我们工作照,右边两张是我们发掘出土很多青铜器。我们在广州提取的青铜器,大家看到都是这个样子。这是考古现场整体提取的一个示意图,绿色是青铜器,我们在青铜器分布的土台切割出来,上面铺一层石膏,等石膏硬化后,再从下面切下去,用石膏撑出脆弱的青铜器,就可以提取到室内了。我们考古院专门设立了一个文物科技保护实验室,就是大家常说的“医院”。提取回室内后,接下来的保护工作流医院就诊。第一步,编制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内容包括文物
基本信息、价值评估、有什么病害,包括残缺、裂隙、变形、修复痕迹等。我们用不同的标识,通过绘图方式把它展示出来,比如中间这张照片就是我们绘制的病害图。接下来,我们还要对文物进行检测分析,医院做体检。右上角就是我们对文物拍X光,以此了解文物保存状况、锈蚀情况、有没有文字、纹饰等等。然后对它进行锈蚀成分分析,右下角曲医院做的心电图。我们对它检测完以后,看它得了什么病,我们才能对症下药。修复那么多文物,经常被问到,对哪一件文物印象最深刻?前几年,我们配合广州大学城建设,小谷围岛上发现有很多汉墓,在配合发掘报告整理的时候,我们挑了46件青铜器,并把它做成一个项目。其实我们在基层的考古机构做文物修复,工作都是比较琐碎的,想把它做成系统化、项目化是很难的。我们把小谷围出土的青铜器做成了一个项目,也申请了国家一些经费支持,并完成了这一批青铜器的保护修复。在这46件青铜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件铜奁。大家看顺时针方向第一张照片,就是铜奁刚到我们手里的样子,它的器盖、器身断裂的非常严重,表面也非常多的锈蚀。经过我们清洗、去锈、粘接、拼对、加固,对残缺位置进行补全,最后再做一些缓蚀封护之后,就是大家看到的左下角照片,修复之后的样子。我们在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通过文字、拍照、视频一些记录,给它建立一个文物修复档案,医院里面的病历。我们记录这一文物的名称、编号、年代,还有修复前的状态,包括每一步采取什么样的工具和材料,做了什么工作,也都会详细记录下来。我们在对铜奁修复以后,发现它的器身和盖子上都刻着非常精细的纹饰,上面有20多个动物,在峰峦谷地之间飞来走去,主要体现汉代羽化升仙、长生不老的思想。这是纹饰的一些拓片。这件铜奁正在考古院管理和使用的南汉二陵博物馆印象小谷围展栏里展示,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到博物馆里面看它的实物。我们对文物的本体进行保护和修复之后,我们的工作并没有完成。文物预防性保护前面的修复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还要做很多预防性保护。这是另一件铜器,为了防止二次伤害,我们给它量身定制了一个锦盒。有一些文物我们会放在展柜展示,有一些会放在库房,我们要去监测它所处的温度和湿度。右上角的这张照片就是我们监测文物的温度和湿度的曲线。下面两张是监测的界面,只有把文物放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里面去保存,才能确保它不会再被腐蚀。很多人会问,我们平时修复一件文物大概需要花多长时间。其实根据文物病害、残缺、断裂情况,有的需要花上几个星期,复杂的话也有几个月,如果更复杂,一两年都是有可能。这些是我们修复前后的对比比较强烈的一些照片。这是一件熏炉,打开之后是这个样子,修复后我们发现它总共有五件套,是一件非常漂亮的熏炉,这件也在我们南汉二陵博物馆展出。还有其他的一些,比如铜洗、铜壶修复前后的一些对比图。因为文物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等特性,所以我们在做文物修复的时候也有特殊的要求,也就是文物修复的一些原则。比如说不可臆造原则,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依据的时候,不能对它进行臆造修复。这里展示的是维纳斯断臂雕像。原来的手臂是什么样子,每个人的审美都不一样,对它的认识也不一样,不同的认识就会导致修复和复原的时候姿势也会不同。如果修复起来,可能会对其他人造成误导,这就是不可臆造原则。除此之外,还有可辨识、可再处理和最小干预等这些原则。我们在文物修复过程中,需要对它的本体进行清洗、粘接、拼对、加固,这些都不是一次两次能够完成,经常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有些器体比较大大,可能要在怀里抱来抱去、反反复复。在这个亲密接触过程里面,我们会不断的思考,这些铜器是在哪里铸造,它是怎么铸造,它是怎么到我们这里来的,古人又是怎么使用的。我们曾遇到一件温酒樽,它表面有很多纹饰,我们通过放大镜去观看,就是右边这两个显微镜下的照片,红色箭头位置是刻刀下去、出来。右下角是刻刀在转弯的时候留下的非常明显的痕迹。我们遇到这件铜器的时候,就会想这些纹饰是怎么做出来的。经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发现它是先铸好器体,最后用刻刀刻出来的,而不是直接铸出来的。这些铜器在广东、广西还有很多,主要产地是岭南地区,还有一些零星传播到周边。这些是我们在修复过程中对它们的一些研究和意义。除了研究文物的制作工艺,我们还会有一些其他感悟和感想,仿佛古人通过文物在跟我们对话。比如我们追求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也会追求手里有多少铜器,我们死后要陪葬多少铜器。如果古人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可能也会追求要买多大的房子,买哪个学区房,买多大的车子。以上就是我们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我们工作成果,谢谢大家!“格致论道”,原称“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承办。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获取更多信息。本文出品自“格致论道讲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