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收藏学术界没有争议的皇后之玺,疑是盗

发布时间:2025/3/4 13:04:58   
年,13岁的陕西少年孔忠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远远的看着地上有个东西,拿脚一踢出来个玩意儿,拿在手里一看上面还雕着动物觉得挺好玩,再看下面刻着字一个都不认识,攥在手上就回家了。孔忠良拿回去后给他爹看,他爹也不认得,尤其是那时候人都没文物意识,看了半天看不懂,他爹就去了西安。到了西安他还多一脑子,直奔了博物馆。本来呢孔忠良的爹准备拿这个东西自个儿磨一个章,就得先把原先的这个印文磨下去以后,再刻一个自己的名字。结果这玉印没那么好磨。我们后来的印章使用的印材大部分都是石头,寿山石巴林石昌华青田石都是非常软的,拿刻刀能刻动的。但玉刻不动,得砣出来。当他拿到博物馆,博物馆一看就不得了了,对博物馆的人来说那字好认啦,一看是“皇后之玺”,马上就问哪来了,他说我们村捡的,博物馆问你们村在哪,他说在咸阳。一说位置博物馆就更兴奋了,这片地是一个墓葬区,都知道陕西帝王的墓葬最多,捡到这个印的位置,一千米外就是刘邦和吕后合葬的长陵。所有的人就开始推算,刘邦与吕后之墓已被盗掘,盗墓者可能在慌乱之中到手的宝贝又丢了,事隔多少年恰巧让孔忠良捡到,真是不幸中的大幸,这个东西应该就是是吕后的印了。“皇后之玺”边长2.8厘米,高2厘米,这个玉玺是全国仅见的一只,霸气程度不输皇帝,在学术上没有争议,肯定是西汉遗物,因为年的时候文物根本不值钱,也没人造假。但如果这件东西被这个农民攥到今天,再拿出来给谁看谁都不会信。哦你脚一踢就捡着了,我怎么没捡着,肯定是这态度。40多年以后国家给孔忠良补发了一张奖状,当年都没发,这时孔忠良60多岁了,接到奖状还挺激动,这么多年了国家还为这事儿想着我,给我发奖状啊。这件东西如果在孔忠良手中存到今天,马未都觉得争议会特别巨大,肯定很多人认为这东西不真,别说鉴定它是吕后之物了,恐怕连博物馆的门都不会让他进。这就是鉴定上的一个难点,有的东西并不一定是靠眼力看出来的,是靠所有东西的佐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2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