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优势 >> 洛南一乡村教师痴迷刻瓷
本文转自:华商网
在洛南县巡检镇石墙村,57岁的谢菁平,不仅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瓷雕手艺人。一有时间,他就独自坐在某个角落,拿起已经磨出包浆的刻瓷工具开始创作,完成一部作品,少则半个多月,多则一两个月。谢菁平说:“每当我刻一些完整的作品出来,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我就觉得有很大的成就感。”
因电视节目和刻瓷结缘
专程去山东拜师学艺
近日,华商报-二三里资讯记者联系到谢菁平时,他正在石坡中学回石墙村的路上。下午4时许,谢菁平开车回到家中,拿出瓷盘和刻刀开始刻瓷,他说:“我搞刻瓷作品有十多年了,在刻瓷的过程中,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据谢菁平介绍,他因一部电视节目和刻瓷艺术结缘,从此刻瓷便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年,他在电视上看到有人在大理石上雕刻人物,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自己摸索着在石头上刻一些书法、印章之类的图案。
刻瓷是个冷门艺术,是以刀代笔的绘画,是在瓷器上的刺绣,听说过的人不多,见过的更少。现代刻瓷艺术大家多出自山东,在商洛乃至西北,从事刻瓷艺术的人很少。年,在网上看到济南民间刻瓷艺术大师刘效手艺超群的相关介绍后,谢菁平千方百计找到刘效并拜其为师,开始了漫长的拜师学艺之路。
为了掌握这门手艺,谢菁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一有时间,他就独自一人坐在房间里练习刻瓷,经常忘记吃饭和休息。那段时间里,刻瓷几乎成了他生活的所有。经过在各种瓷盘上孜孜不倦地试刀练习,不知经过多少努力,也不知刻坏了多少瓷盘,他终于熟练地将中国画、西洋画、肖像画等镌刻在瓷盘上。
完成一幅瓷刻作品
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两个月
刻瓷是用特殊刀具在烧制好的瓷器上进行雕刻的技艺,它不像绘画可以反复涂抹修改,出现败笔就全盘皆弃,所以需要耐力、眼力、精力、手力精妙配合。瓷器脆弱易碎,一不小心便会崩瓷,费了几个月功夫的作品就得报废。
谢菁平说:“刻瓷的关键问题就是,把图案准确地复制到盘子上,力度要适度,刻得重的话,就把盘子刻烂了,刻得轻的话,图案刻不上去,要经过长期的摸索才能掌握好。”
作为业余爱好,要想达到艺术的高境界,就要牺牲掉很多休息时间,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谢菁平不仅要研究刀法技艺,也要研究绘画艺术。要把一个作品刻到瓷盘子上,首先,要把图案画到盘子上,这需要一定的绘画技艺,其次,将图案精准地刻到瓷盘上,这需要扎实的刀法技艺,作品能否达到逼真传神的最高境界,细节决定成败。
“刻一些作品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两个月。”谢菁平说,“虽说刻瓷的过程中有艰辛,但是每当我刻一些完整的作品出来,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我就觉得有很大的成就感。”
退休后想回到老家
力争刻出更多令大家满意的作品
57岁的谢菁平在石坡中学担任数学老师,平常住在学校里,单位领导知道他有这门手艺后非常支持,专门给他在一楼安排了一间宿舍,不仅方便了他搬运磁盘,也给他创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创作环境。
谢菁平从来不在课堂和办公室刻瓷,只是在课余时间,大家都在休息玩耍的时候,一个人默默地待在房间里刻瓷。
谢菁平刻瓷的特点是利用深色釉的厚度,展现人物形象和层次,古朴自然、华丽典雅。他的刻瓷艺术品虽然还达不到大师级的水平,但已称得上技艺精湛,是商洛一枝独秀的独门绝技,有一定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谢菁平的女儿谢妃楠说:“我上高中的时候,第一次见到我爸在盘子上刻一些人物肖像等图案,他每次吃饭的时候都在刻,晚上十一二点的时候依然在刻,完成一件作品特别不容易。一开始我对爸爸不理解,以为他只是一时兴起,没想到他坚持了这么多年。我觉得我爸很执着、很热爱这门艺术,他坚持不懈的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石墙村支书兼主任余引民说:“谢菁平是咱石墙村人,在附近的石坡镇当教师,他通过看书等途径学得了这门手艺,就是刻这个瓷盘,雕刻人像,雕刻得比较逼真,是咱村的能人,在这方面,对村上文化旅游能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近触有手感,远观有笔墨;既有金石趣,又含笔墨韵。”这是对刻瓷艺术的赞美。谢菁平老家所在的巡检镇,虽然远离县城,但也是一个具有多年历史的古镇,这里有著名的老君山、华严寺,人杰地灵,在创作上给他很多灵感。谢菁平说:“再有几年,我就退休了,退休后,我想回到老家,把刻瓷这门手艺坚持下去,力争在后面刻出更多令大家满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