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优势 >> 巴黎圣母院神与人的对话海报新闻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象征着神性的光辉与伟大;《巴黎圣母院》则是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之一,彰显着人性的可贵与复杂。到底是因为一部小说,使我们爱上了一座建筑;还是因为一座建筑,使我们熟知了这部小说?雨果《巴黎圣母院》的魅力就在于此:围绕巴黎圣母院讲述了一连串关于神性与人性的故事,展现了神性与人性的抗争和冲突。浪漫主义的小说使冰冷的建筑有了温情,高大宏伟的建筑又衬托了人道主义的勃兴。今天就让我们来读一读《巴黎圣院》的故事。
《巴黎圣母院》9cm×9cm年
年,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收藏
雨果作品中的吉卜赛女郎爱斯米拉达,靠街头卖艺为生。她不仅有美丽动人的容貌,还有纯洁善良的心灵。当驼背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在烈日下遭受鞭打,她将水送到这个可怜人的唇边。卡西莫多第一次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从此便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热情寄托在爱斯米拉达的身上。作品中强烈的善与恶、美与丑、爱与恨、生与死的冲突和交织,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周东申
《巴黎圣母院》局部一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他被世人称赞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周东申在刻画表现《巴黎圣母院》这件文学作品时,也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和人道主义色彩。他弱化了神性,突出了人性,将爱斯米拉达的形象刻画得比巴黎圣母院大教堂还要高大,这座教堂成为了背景画面。从而,通过作品歌颂了爱斯米拉达的无辜与美好,给人一种强烈的触动和深深的震撼。
之所以将故事定格于爱斯米拉达在巴黎圣母院广场前跳舞的瞬间,是因为这是此后一系列故事情节发生的源头。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征,是一个充满神性的至高无上的地方,而令无数人赞叹、喜爱和着迷的美丽善良女孩,却在这里遭到歹人觊觎,被绑架、被欺凌、被杀害。维克多雨果不吝笔墨地详细描述了教堂大厅的建筑风格、结构和装饰,还花费大量笔墨夸赞了爱斯米拉达的舞姿。周东申的创作忠实于原著,又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看、去倾听、去体验这种美好。
《巴黎圣母院》局部二
周东申精细地刻画了这座意义深刻的建筑的外观,大到建筑的哥特式风格特征、十字形平面布局、被三条横向装饰带所分隔的三层结构和准确的比例,小到建筑底层3个桃形门洞的形状和样貌、第二层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和中间的彩色玻璃窗上的装饰图案、第三层的细长的雕花拱形石栏杆、钟楼顶部的塔尖上的十字架,都进行了如实地刻画和呈现。这是周东申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的充分体现,他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是从生活中来的。
《巴黎圣母院》局部三
他还对该作品倾注了浪漫主义情调,加入了创作的激情和元素,弱化了神性,强化了人性,将无声的文本语言转换为有形的、动态的图像语言,进行了更加个性化、风格化的表现。在周东申的刻刀下,爱斯米拉达犹如天使一般善良、美丽。他用白色块面表现了爱斯米拉达光滑柔嫩的面容和洁白的双臂,使其成为整个画面最突出的、最明亮的地方,也是最动人之处。为了她的女性柔美特质和轻盈美丽的舞姿,周东申用了大量弯曲、灵动、飞舞的线条来表现她的曼妙身姿和如瀑的头发、流水一般流淌的衣裙。因此,周东申既是自然和生活的忠实歌者,又是一位独具思想和个性的艺术家。——云沙西河
《巴黎圣母院》局部四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卡西莫多抱着他心爱的爱斯米拉达化为了灰烬,雨果长眠法国先贤祠已百余年,就连唯一的见证巴黎圣母院也被付之一炬……而在版画中,爱斯米拉达还是那样光彩动人,卡西莫多兴许正在钟楼里悄悄望着这个让他心动的姑娘,故事里的悲剧与邪恶都还没发生,故事外的我们还可以看到那座完整的巴黎圣母院……感谢周老将这场神与人的对话永远定格在那一瞬间,通过精心刻画和歌颂爱斯米拉达的无辜与美好,给人一种强烈的触动和深深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