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中国台州网丨赵宗彪先生木刻刀下的艺术美学

发布时间:2022/10/5 12:55:39   
国庆节白癜风患者出游要注意什么 http://pf.39.net/bdfyy/bdfzg/211117/9740951.html

赵宗彪先生木刻刀下的艺术美学

赵宗彪先生早年在在临海写生

在黝黑的圆木盘上,刻刀落下,木屑四起,木纹露出了质朴的本色,把山川河流与故乡风物,绘成了一幅简雅又灵动的画。赵宗彪的木刻作品,用简单的黑白两色表达艺术,极尽山水之美,风物之盛,人文之厚。

这位资深媒体人、作家、木刻艺术家,从用文字表达思想,到用木刻表现艺术,笔与刀,都是他诗意人生中的表达方式。如今,他开始办展,把木刻艺术带到更多人的身边,向更多人传递他的生活美学。

10月17日,“美好江南自在一刻——赵宗彪二十四节气木刻展”在位于杭州市的中国丝绸博物馆锦绣厅晓风书屋开展。百余件以黑白为主色调的木刻作品以及数种衍生文创周边,围绕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图说江南美好风物。展览将持续至11月17日。

二十四节气木刻展

图说美好江南

赵宗彪的二十四节气木刻,作品中蕴含了自然节律变化的无尽密码,犹如一套节令百科全书,解密大自然的神秘语言。他的《立春》木刻里,草木萌发,花朵绽放,是一副生机勃勃、万物生灵的细节捕捉;他的《惊蛰》木刻,春雷乍动,天气回暖,是桃始华、黄鹂鸣的好时光;他的《芒种》木刻,一只白鹭停在牛背上,是耕种忙碌、期盼收获的画面;他的《夏至》木刻,是一串红紫的果子,是来自家乡的杨梅,浓郁香甜。

二十四节气系列木刻作品最早出现在《大地的耳语——江南二十四节气》一书中。《大地的耳语——江南二十四节气》是一部描写节气的散文集,作者王寒,是赵宗彪的妻子。这本书一面世,就受到广泛好评,被国家教育部列入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当时为了寻找这本书的配画,出版社的编辑颇费了一番周折,无意中看到了赵宗彪的节气木刻,大为叫好,当即决定选用赵宗彪的二十四节气木刻作品为这本书的插图。这些灵动而充满诗意的作品,为书增色不少。

在开幕式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杨建武用“黑白世界,刀笔神功”点评赵宗彪的木刻艺术。杨建武说:“写作,是用笔在白纸上写黑字;刻画,是用刀在黑木盘上刻白画,黑与白、刀与笔之间,宗彪展现了他神乎其神的功力。”

浙江华云文化集团董事长兼CEO汪海英说,从赵宗彪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对故乡的深情。咫尺乾坤,意趣横溢。这些木刻艺术作品,是对故乡最好的宣传。

黑与白入木雅与美入画

喜欢木刻,从年幼时就开始了。

赵宗彪的家乡台州曾诞生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金木雕、金漆夹苎工艺。他从小看到村里的雕花师傅在木头上雕刻好看的花卉、人物和吉祥图案,并为此深深着迷。

到了高中,他曾自学刻印章。上大学后,他又琢磨起篆刻。而他真正与木刻打交道,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丽江之行。

“我在景区看到有店家在售卖木刻圆盘,黑底上刻着名家作品、古代人物,但是机器刻的,线条呆板,缺乏美感。”赵宗彪说,他受到启发,当场向店家用原价买了10个没被刻过的黑木盘,想要自己试一试。结果十个作品一出来,朋友们纷纷叫好。

如果说当初只是小试牛刀,那么十年前,

他因为工作调动,从政府机关调入报社,担任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从事的是与文化有关的工作,在策划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后,他就琢磨如何把故乡的风物以另一种艺术形式来展现,更好地宣传家乡。他想到以刀作笔,展现江南和故乡之美。

木刻刀是精心挑选的,原材料也是。为了升级“画板”,他还自己网购来自高寒地区的雪松木做原材料,让卖家把木头制成单面呈弧形的圆盘,再用自己购入的丙烯颜料把原木色的木盘涂成黑色,托人从日本、德国买来刻刀。

“自己涂的颜料质量比较好,高寒地区的雪松木又不会产生油脂,对涂色不影响,也更易于保存。”赵宗彪说,木刻是自然与雕琢的艺术,木头的材质、纹理、软硬、颜色等都要考虑进去,选择雪松木做原材料,是他多次试验的结果。

刀法变化复杂,但木刻色彩却极简,只有黑与白,就像他画画时独爱速写。在赵宗彪看来,黑白是一种更高级的美感,足够表达了。

独特木刻作品被发掘出更多价值

十年间,赵宗彪创作了余幅江南系列木刻,都是围绕江南和故乡为意象。通过他的木刻,亦可以体会到他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他在木刻画上花了不少钱,买木盘、颜料、刻刀,光刻刀就用坏、用钝了五六十把。他崇尚简单的生活,粗茶淡饭,饭只求吃饱,衣只求保暖,但对艺术,他孜孜以求,买起美术书来,动辄几百上千元,业余时间只与读书、艺术相伴,不是进博物馆、艺术馆吸取养分,就是到野外写生。

赵宗彪的木刻作品多次以竞拍的方式,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甘肃沙漠中的“梭梭林”建设,捐赠了6幅木刻画作品进行拍卖。年3月19日,《杭州日报》以半版篇幅,在醒目位置刊登《老赵的木刻画,每一幅都是绝品——为梭梭义卖,你敢出价,都是你的》。用拍卖木刻作品的钱,在沙漠种下了4.3亩的梭梭林。此后,他又多次参加台州的春雨公益等慈善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捐赠自己的木刻画,所得善款都用于公益事业。

赵宗彪的木刻被著名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金耀基称赞为“生活美学的难得佳作,令人想起苏东坡的‘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诗句。他的节气木刻是生活美学的难得佳作,它们保有了农业文明生活中的想象与情趣。”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原主席、著名画家张浩先生说:“宗彪木刻作品的最大特点是题材的丰富性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万物有灵,缘物以寄情。大自然的生灵万物,人世间的林林总总都是他选择的创作素材。在艺术语言的应用上,古今中外的种种刻雕手法、形式都为他所用。这给他在形式和内容的最佳结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他以寻常的语言让作品表现出了不寻常的意境和情趣。宗彪许多作品让人流连忘返,过目不忘,原因就在于此。没有情趣就没有艺术。而作品的情趣源于作者内在的返璞归真的审美情趣。这很不容易。”

“宗彪在黝黑质朴的木盘上聊聊数刀,图说不同节气带来的自然的变化和民族文化印记,这种诗意的描述,怎不令人生发出对农耕文化的无限遐思,并由此提高文化自信。”著名美术评论家、《香港美术史》的作者、国家文化与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朱琦博士如此评价道。

赵宗彪的木刻作品被越来越多人喜欢,不但亮相于各大报刊,还被浙江华云文化集团和浙江工商出版社连续两年选用出版了《节气日历》和《节气日历》。作品还被开发成各种文创品,亮相于深圳文博会、杭州文博会、上海书展、北京书展等文化展会。

美好江南,诗意一刻。

黑白之间,快意人生。

来源:中国台州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0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