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前景 >> 新闻特写丨锲而不舍铁笔生花澎湃在线
有这么一种画,它不需要纸墨笔砚,只需要一块铁板和一支铁笔,这种画叫做锲金画;有这么一个人,他常年坚持,锲而不舍,用这支铁笔在坚硬的铁板上做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这个人就是玉门市90后非遗传承人——朱增平。
走进黄闸湾镇朱增平锲金画的工作室,朱增平正在埋头作画。
玉门市锲金画非遗传传承人朱增平:“现在我做的是玉门的铁人王进喜,在兰州有参展的活动,我想把铁人王进喜的这种精神大力宣传一下,既是对我们玉门的宣扬,也是对铁人精神的宣扬。”
长短不一、大小不同的刻刀在朱增平的手下翻飞,随后,铁人王进喜的画像已初现雏形。在工作室的墙面上,挂着十余幅锲金画。朱增平说,画虽不多,但所用的时间却很长。
玉门市锲金画非遗传承人朱增平:“这幅画用时一年多,做工必须用放大镜才能看到,不用放大镜的话,你根本看不到雕刻的细节。”
锲金画不但要求会画,会写,以錾代笔,更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由于画面及其细微的视觉表现,錾刻难度非常大,耗费时间长,胜任者极少,使得锲金画这朵艺苑奇葩濒于失传,目前全国从事锲金画创作的艺术家只有廖廖数人。而对于从来没有系统学过绘画的朱增平来说,付出的努力就比别人更多。
玉门市锲金画非遗传承人朱增平:“做锲金画必须要知道绘画的内容,不知道的话根本做不出我们想要的效果,需要大量的买书看书,还有就是要去自学、多练、多画。”
“锲而不舍,方得真传。”这是朱增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经常说,锲金画最重要是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玉门市锲金画非遗传承人朱增平:“锲金画的工艺难度比较大,耗时费工,一般人坚持不住,需要有锲而不舍的这种精神,才能把它做得更好、更完美。”
今年,朱增平所创作的锲金画被列入玉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天,他带着自己的作品,走进了玉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厅。
玉门市锲金画非遗传承人朱增平:“静下心来把锲金画好好的做下去,同时把我们当地的文化特色融入当中,让更多的人知道锲金画这种传统文化。”
来源:玉门市融媒体中心
唱响交响丝路
畅游如意甘肃
原标题:《新闻特写丨锲而不舍铁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