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徐玉涛/文耿毅卓/图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一枚鸡蛋壳的厚度不到0.3毫米,一枚鸵鸟蛋的厚度不足2毫米,薄脆的蛋壳,在普通人眼里可能什么都做不了,但蛋雕师巧手,却能化腐朽为神奇。来自郑州商业技师学院的教师吕胜娇,可以用刀在蛋壳上刻出复杂精妙的图案、栩栩如生的人物。让一枚枚再普通不过的蛋壳,呈现出不一样的世界。吕胜娇在蛋壳上雕刻玉兔制图/郭晗小小蛋壳,蕴含大技术随着刻刀上下翻飞,吕胜娇手中的蛋壳,渐渐有了生动的模样。一只活灵活现、憨态可掬,对月遥祝的“玉兔”跃然于“壳上”,传递出祥和喜庆的气息。据介绍,为喜迎新春佳节,吕胜娇花费了两周时间,才在蛋壳上雕刻出这只“吉祥兔”。日前,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在吕胜娇的家中见识到了她蛋雕的技艺。阳台上一块儿不足4平方米的空间,便是她日常蛋雕的“工作室”。一支笔、一把刻刀、一块橡皮,吕胜娇用最熟悉不过的“老三样”,让一枚枚蛋壳,拥有了无限的可能。想要在蛋壳这小小的“天地”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需要极高的技艺。吕胜娇介绍,蛋雕需要经过选蛋、取液、阴干等七八道繁复的工序才能完成,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道都蕴含着大学问。仅雕刻前的准备环节,就需要花费一番力气。“不管是鸡蛋、鹅蛋、鸸鹋蛋还是鸵鸟蛋,都要选择外表光滑鲜亮的,然后在蛋壳圆润的一端挖一个小孔,用针筒取出蛋液。随后对蛋壳内壁洗刷,同时,将蛋孔朝下,阴干后让蛋壳和蛋膜分离,便于后期雕刻。”蛋雕的雕刻手法包括阴雕、阳雕、透雕等十余种,需要雕刻者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一个复杂的蛋雕作品,甚至要长达数月、上万次的打磨才能诞生,“稍有不慎,蛋壳就会破碎,心血也随之白费。”但吕胜娇喜欢蛋雕也正因雕刻可以让自己全神贯注,保持内心的平静,“当图案渐渐在蛋壳上显现出来的时候,心里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旁人无法体会的,蛋雕虽难,但让人上瘾。”“刀不离手”练就巧夺天工的蛋雕技艺年出生的吕胜娇,作为郑州商业技师学院一级实习指导教师,还是中式烹调高级技师,有一手食品雕刻的好手艺。三年前,她偶然看到了蛋雕的视频,被深深地震撼到。一枚不起眼的蛋壳,在经过精雕细琢后,竟可以成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于是,便一发不可收地爱上了这门技艺,立志学习研究蛋雕技艺。刚开始,没有师傅,没有工具,她仅靠着一腔热情,开始尝试。本以为自己有食品雕刻经验,蛋雕自然也不在话下,但谁知第一步就成了“拦路虎”。怎么选蛋?用什么刀去雕?如何构图?……太多的疑问都没弄明白。“当时,在一位圈内老师的引荐下,我加了一个蛋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