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年度策划运输服务述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发布时间:2022/11/13 15:47:30   

跨年的北京实在太冷,我不得不放弃了骑共享单车上下班的习惯,坐上了至少5年没坐的公交车,掏出手机打开“北京公交”App扫码乘车,还能打折。

当然,坐地铁也是可以的,打开“亿通行”App,扫码进出闸机,同样快捷。

但您肯定也看出了其中的蹊跷:为什么乘地铁、公交不能用同一个软件?这个问题,市民乘客需要的不是解释,而是改变。

放眼整个运输行业,年,我们看到了进步的努力,但有些步伐,在新的一年,可以更快、更坚定。

每一位运输人,都应该怀一颗匠人之心,用时间这把刻刀,将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雕琢打磨成百姓期待的理想模样。

在趋势中调整、抉择

细节难以先知先觉,但趋势是可以预测的。对运输行业未来发展的预判和把握能力,决定了我们能否及时作出调整、正确进行抉择。

风起青萍之末,浪生微澜之时。

趋势是什么?是时代发展的方向、行业发展的走向。弄懂了趋势,也就能明白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机会和挑战。

我们不需要估算高铁提速成网替代传统道路客运的时间进程,但我们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意味着人员更大的流动性,对出行安全、舒适、便捷、绿色更高的需求;我们可能没料到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具体新业态会突然风起云涌,但一定要了解5G到来加速万物互联,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还能带来更多的惊喜;我们可能不确定自动驾驶技术何时取代人工驾驶,但一定要知道AI和AR的成熟和广泛应用近在咫尺……

过往的经验已经教会了我们,那些现在看来天马行空的设想,将来极有可能变为现实,那些现在看起来逾规越矩的尝试,可能进化成真正受公众欢迎的服务。

“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顺应趋势的行业才是好行业,顺应趋势的产业才是好产业!面对新的趋势,政府部门需要调整管理的惯性思维,企业需要跳出经营的路径依赖。

管理方式的调整既有来自顶层设计的要求,也有来自管理服务对象的倒逼。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对照中央要求,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现代治理能力,需要解决影响行业长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需要革除运输服务中的积弊流习,需要建设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管理和发展理念,其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运输、出行需求。

不能适应这个趋势,就可能会经常性地收获“差评”。国务院办公厅年年底印发《关于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意见》提出,要在年年底前全面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打造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好差评”管理体系,并形成评价、反馈、整改、监督的全流程衔接和全方位覆盖,不知直面公众最多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会不会感觉“更难了”?

而企业不能顺应趋势,就需要接受被淘汰的命运。用“脚”投票来形容运输服务行业太贴切不过了。据初步统计,年,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36.8亿人次,增长9%,民航旅客运输量完成6.6亿人次,增长9%,而公路、水路营业性客运量分别完成.2亿人次、2.7亿人次,分别下降4.8%、2.3%。运输结构的调整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允许谁以狭隘保守的眼光为道路客运的式微张目。

特别是新旧业态同场竞速的领域,传统企业真的不能再因循守旧,试图用过去的视野去认知未来,把过去的经验复制到未来。新入局者也需要在趋势中借风行舟,不断学习、更新、升级自己的认知、技能,修正自己的价值观。

祝愿所有的决策者都有这样的眼光,一是能通过表象参透事物发展的本质,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二是对于事物的评判已经有自己的标准,并能够准确地根据现在对未来进行预测;三是既知道这些道理,又能够去践行。

在逆境中坚守、突破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裂痕是挤占市场的机会,光是重新燃起的希望。

今年1月1日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道路运输价格改革的意见》正式实施,由市场决定的道路运输价格形成机制,科学、规范、透明的道路运输价格监管制度“在路上”。政府为企业“松绑”,政策为市场“腾位”,不知有没有给道路运输从业者增添一丝暖意。

有运输企业经营者坦言,年过得尤其艰难,自嘲“未经彻夜痛哭者,不足以语人生”。一些物流快递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而卷款“跑路”或倒闭关门,一些城市的客运公司在高铁开通的喜庆中暗自神伤,即便是新出行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也不得不在推进合规的进程和维持发展的速度间疲于应对甚至虚与委蛇。“9·28”长深高速宜兴段交通事故、“10·10”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等,不过是在恶性竞争的困境中,企业、车主挣扎求生的惨烈表征。

身处困境,又不想坐以待毙,怎么办?我们的建议是两条,一个是坚守,一个是突破。《法国大革命》作者托马斯·卡莱尔说,我们没有能力去阻止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我们却有能力去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对我们现在生活的影响。接受已经发生的,改变可以改变的。每一轮市场秩序的重构中,总会有位置的调整。“拄杖的伤兵”也可能奋起成“拔剑的勇士”。

坚守不是固守。不是死守云开,还要拨云见日。我们要坚信,各种运输、出行方式依然还有机会。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经营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我们既要对自身的短板有清醒的认识,也要对行业的痛点有解决的良方。变化和困难总是孕育着新的商机、带来新的发展,没有理由因此一蹶不振。

突破需要能力。一是要从运输服务市场需求中找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一种运输方式都不能占据百分之百的市场份额,要找到不可能被覆盖的产品、服务的空白点,错位竞争。二是要与同类企业从细节上去竞争。无论是产品型的还是服务型的企业,无论是线上还是与线下结合的平台,都要面对出行公众,要迎合和引导他们的动态需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5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