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前景 >> 一本正经的小说读白祖彦小说集那
小说,给人的第一印象绝对和正经搭不上关系,这个文体从古代的志怪小说、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历来不受上层社会的待见,但这却成下里巴人、商贾走卒的最爱。难登大雅之堂,究其原因,小说这种文体不太正经,胡诌乱扯,完全不按常规出牌。
小说分为两种,一种是“不正经”小说,另外一种就是“正经”小说。
白祖彦的作品可称为一部非常“正经”的小说集。之所以称为“正经”,因为他的叙述既冷静又从容,偶尔揶揄一下,内心可能波涛汹涌,但是表面却风平浪静,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一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是国外小说不正经叙事代表作之一,当然还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两部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百年孤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我国盗版的数量巨大。不用说,我看到的也是盗版的,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这部作品的热爱。
在其他方面,有些艺术作品也显示着不正经风格,比如国外电影《超人》《蜘蛛侠》,国内电影《西虹市首富》等,尤其是超人,一阵狂风过后,一个精沟子男人出现,拥有着超现实的能力,恰恰表现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而在电影《西虹市首富》中,主人公卑微而渺小,天降10个亿引发的一系列脑洞大开的颠覆活动,展现了当下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念和人性的善与恶,在爱情与财富选择上,显示了人性之美。这些作品尽管有时候看起来像是创作者或者观众的一种“精神意淫”,但恰恰是这些假不正经的存在,轻描淡写地描绘了善与恶、正与邪,突出了人性的高贵,从而得到一种灵魂的洗礼。
这些充满了假不正经的作品存在,是艺术基于现实的一种表达,同时也在用极其夸张手法照见我们灵魂的卑微与伟大。
这些假不正经作品的存在,刷新了我们对文学作品表现方式的认识。但是,我们也在正经的小说中照见我们的琐碎的生活。比如白祖彦创作的这些作品,用一本正经的手段俘获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关照与思考。
在白祖彦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乡村。更多的时候,我看到的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作家对于乡村的怀念与反思,农耕文明的衰落,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时代。当然,他对于乡村的反思提升了他小说的思想深度,比如《乡村韵事》《瓜蛋公公的葬礼》这类作品的出现,通过作者大场景的叙述,展现了小人物在当下社会的另类存在,同时也折射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现实生活的万花筒,既有生活之思,也有人性和社会之思。表达了主人公面对现实生活的碾压,对生活的呐喊,同时也是无奈和抗拒。
白祖彦的小说,延续了平堡的乡土文化,但是也不完全就是乡土小说。靖远县平堡镇,既有积淀多年的文化烟火味,还有作为白银区和靖远县城中间相望两处辉煌灯火的繁华与徘徊。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变化,白祖彦的作品是一面镜子,展现了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
二
我的大学古文教师龙驿先生家里有一个条幅,内容很是值得玩味。“佛之大意为自觉觉醒觉他圆满”。初读觉得这句话既通俗易懂又深不可测,作为小说的创作者,他们是文学世界里伟大的造物主,同时他们自身也在不断地探索生活甚至反思灵魂。
在《那年那月》这本书中,作者既是生活的旁观者和叙述者,也是沉稳的批判者。白祖彦小说最大的特点“正经性”,从内容到语言,更接近散文,这和他的处事方式接近,有板有眼,一丝不苟。而他小说中的语言更多的像是散文,而不是小说。
在他的小说《九爷》中,保持了他作品一贯的特点,更像散文的表达,内容广泛,涵盖面广泛,叙述跨度大,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缩影。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比较丰满,展现了一位善良纯真积极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乡村韵事》中莫才子的形象更为生动。
当然,作者一直试图以多元化的风格展现生活,《酒量》这样文章的出现,也是作者创作风格的一种变化。
三
人类的三问至今仍然值得深思,那么文学作品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在白祖彦的小说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他的思考和探索,比如《瓜蛋公公的葬礼》表现的人物的忐忑、纠结与愤懑,同时也有灵魂的拷问。《傻丫》同样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作为一名冷静的叙述者,我们看到他用无情的刻刀刻画了生活。在这一点上,他的部分作品有着与余华作品《活着》相通的宁静与冷漠,但是又给人以无限的反思与回味。
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悲剧则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白祖彦的作品试图呈现给我们对乡村、当下社会一个新的认知和图景,从而给我们以人生新的启迪,达到涤荡灵魂的目的。
我想,白祖彦以上帝之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