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发展 >> 一把刻刀,演绎人间百态玉雕mid
情绪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除了人物的面部表情的表达,玉雕师如何将这种神态的东西呈现出来呢?
“放大情绪”的玉雕创作理念,是雕琢的关键。它指的是在玉雕创作过程中,着重局部效果的放大,并通过局部细节的描述达到情绪的渲染。
这种方式针对的不仅是人物的刻画,任何的形态都可以传达一种思想、一种情绪。
如一枝飘零的树叶,代表的是一叶而知秋的淡淡悲凉。一只姿态优雅的佛手,呈现的是佛者的慈悲普度等等。
这种讲究局部特写的创作方式,往往通过局部细描来渲染情绪,释放无限张力,让人过目难忘。
而且这种放大局部、突出局部的雕琢手法,并不会使人觉得突兀。
但如果,设计不合理,也会使作品陷入画面不美、情绪不足的境地,这就是创作的败笔。
如何恰大好处的放大作品的情绪,同时保证作品的美感,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首先,以情绪沟通情绪钟嵘在《诗品?序》中曾说过:
“凡斯种种,感动心灵。”
玉雕的创作与诗歌的创作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归根结底都是需要对人的心灵有所触动。
传统玉雕有众多局限,创作空间不大,题材固定化。
现代的玉雕师应该从这种局面跳脱出来,作品创作以情绪为主导,以创作者的情绪感染作品的情绪,从而触动观者的内心,与欣赏者对话。
其次,放大细节,简化整体传统的玉雕作品一般非常繁杂,比如辽代的春水玉等,动物及植物的描述都十分写实生动,局部的刻画也十分到位。
现代玉雕反而越来越追求简单,通过局部,展现整体。比如寥寥几笔刻画绵延山脉,一滴水滴表达秋水无声。
这种放大细节,简化整体的方法,是“放大情绪”的另一种表达,用“形”突显神与意。
再者,玉的情绪与主题情绪的融合,外在与内在不可分割玉的情绪需要人的解读,它是直观的感受,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
玉雕师创作的玉,在达到人与玉相互融合的最高境界的同时,也要求玉的情绪与所传达的主题相一致,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放大情绪”只是一种创作思路,没有具体的创作方式,它追求的是回归艺术的本源,寻找精神层面的东西。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广告
戳原文,APP里更有料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