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核雕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主要以核桃、杏核、橄榄核等果核雕刻成工艺品,在南方城市以及京津冀、山东潍坊等地较有特色。6月10日下午,新时报记者来到历下区百花洲,不到一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核雕师胡承春正在细致地雕刻着他的果核,从30多岁开始,他便在雕刻的世界里不断摸索、学习,至今已10年。自学成才,照葫芦画瓢学习雕刻今年41岁的胡承春,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济南人,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他,毕业后并没有选择从事相关职业,而是干起了打印机销售。刚开始时打印机的销量还不错,但是后来几年,生意越来越难做,他也就不得不放弃了这份工作选择其他职业。走进胡承春的小房子里,小小的橱窗里摆满了他雕刻的各种小玩意,桌子上放着一个显微镜以及二十多把刻刀。“核雕主要是南方那边雕的比较多,分‘南工北工’,济南的话原来只有在四里山,包括文化市场有个别爱好者,但是并没有形成规模。”胡承春告诉记者,“我打小就喜欢绘画,那时候主要以临摹动漫人物为主,当时也没有找过专业的老师学过。就这样画了好多年,而核雕也是需要有一定绘画的基础才能去完成的,于是我就自己找图片开始学习雕刻。”最初学习雕刻时,胡承春主要是在网上搜集一些图片,对比着图片上的景致去进行雕刻。刚开始时,他并不知道要通过显微镜去雕刻,很多时候,他自认为雕刻的作品还不错的,但是放在显微镜下观看时细节特别粗糙,只是将大体的轮廓刻画了出来,只可远观,不可近看。胡承春印象最深的是刚开始做一些人物时,做出来的作品都是头部很大,身子却很小。后来随着一步步摸爬滚打,然后慢慢突破,胡承春的技艺也变得越来越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刚开始做的一件作品被一位买家以元的价格买去时,那种小小的成就感更加坚定了我做三维立体核雕的想法。”胡承春说。每天雕刻十小时以上,一件作品需要4—8个月完成“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一篇《核舟记》,写出了雕刻家的技艺精湛。核雕是一件辛苦活,在小小的橄榄核上刻画出各具神态的人物、静物是很不容易的,没有一定的耐性是完成不了的。周一到周五的时间里,胡承春每天都会在百花洲的小房子里雕刻作品,这一坐就是十个小时以上,腰酸背痛成了家常便饭,经常坐得双腿充血。而另一个比较累的地方就是眼睛,长时间一只眼睛在显微镜上看,很容易造成两只眼睛流泪,很长时间缓不过来,为此他故意选择将自己的眼睛弄成近视,只为能慢点花眼,这样才能在显微镜下雕刻作品时看得更清楚。“橄榄核的雕刻是比较辛苦的,每天都要雕刻十个小时以上,一个作品大约需要三到四个月才能完成,很复杂的则需要八个月左右才能完成,要在进行精雕细琢,不能有任何一点闪失,否则的话就前功尽弃。”胡承春告诉记者。胡承春以孩子为主的作品《童年》,从选核、画图、雕刻、打磨,光雕刻就用了四个半月的时间才完成,“雕刻时不仅要考虑整体,更为注意的是神态、细节,要考虑风吹来时,头发丝的飘向、植物叶子的变化,这些都是要考虑进去的。”胡承春说。学做核雕时,刚开始是赚不了钱的,只有到了后期,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收益才会好一点。目前,他的作品售价在几千到几万不等。传承核雕文化,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截至目前,胡承春做三维立体核雕已经是第十个年头,现在,他的工作主要是给非常喜欢三维立体核雕的朋友去雕刻他们喜欢的作品,用以收藏。“雕刻会让人慢慢上瘾,只要坐下了就不想起来,在工作室雕刻作品时经常从晚上一直忙到天亮。”胡承春介绍,雕刻的手法有很多,题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能够在一颗小小的橄榄核上雕刻出精细的画面,还是需要时间沉淀,要用上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他认为,这是内心得到一定的自我认知,精神上的一种享受,灵魂上的一种需求。胡承春告诉记者,希望将来能将北方的核雕文化传承下去,将这门手艺扎根到济南,让更多喜欢这门艺术的朋友,来到济南欣赏不一样的艺术,成为济南的一张文化名片,将来用自己的作品去说话。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心愿,就是从孩子入手,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传统的如来、观音、达摩,现在的孩子都是不感兴趣的,“能让孩子感兴趣的,比如他的爸爸妈妈小时候玩的场景,把整个动态都雕刻到橄榄核里边去,他们就可以了解他的父辈,小时候都是玩些什么东西,让更多的孩子去了解核雕文化。”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961.html